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3-09-14 09:17
在单县东城街道高家庄村,今年57岁的普通农家妇女朱瑞芝有口皆碑。“她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,俺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夸奖她!”耄耋老人何张氏如此评价朱瑞芝。
十几年来,朱瑞芝无微不至地伺候生病的公公、婆婆,成为家喻户晓的孝老爱亲典范、乡邻乡亲学习的好榜样。
2010年初,朱瑞芝的公公刘伍臣突发疾病,造成半身不遂,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。那时,年逾古稀的婆婆也经常住院。看到卧床不起的公公、体弱多病的婆婆,朱瑞芝的丈夫刘建春左右为难、一筹莫展。
当时,朱瑞芝在本村附近的工厂打零工,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,干得轻松愉快。“大家都放心吧,我辞职不干了,大不了少挣2000块钱的工资,伺候爹娘是天大的事。你和孩子该干啥干啥!”朱瑞芝懂得丈夫的心思,话说得简洁明了。
从此,每天十几次给老人翻身子、擦身子、喂水、喂饭、喂药、端屎、倒尿。有亲生闺女般儿媳的悉心照料,公公身上没生过褥疮,也很少头疼脑热。朱瑞芝会想方设法给老人解闷,只要天气允许,她就把老人推到大街上晒太阳,与同龄的老年人聊天开心。
这天,笔者采访朱瑞芝,见到其公公、婆婆坐在沙发上,饶有兴趣地看电视,朱瑞芝则在一旁做豆沙包。朱瑞芝对笔者说:“豆沙包软糯,爹娘都喜欢吃,俺经常做。”不大一会儿,公公犯困,或许害怕吵到老人,朱瑞芝走动说话变得蹑手蹑脚、轻声细语。待豆沙包饧着,她打开手机,向笔者炫耀“全家福”,里面有公公、婆婆和丈夫、孩子,一家其乐融融、其情切切,令人羡慕。
朱瑞芝不提自己辛苦劳累,却记得当年自己坐月子时婆婆对她的好。“婆婆给俺端来饭,都用毛巾捂着,怕我吃凉的落下病根;公公怕俺累着,帮俺带孩子,脏活累活全包了。”朱瑞芝动情地说:“现在他们老了有病了,该俺伺候他们,报答他们了!”
朱瑞芝常带着婆婆去洗澡、剪发,换季的时候主动给婆婆买新衣物。婆婆节俭惯了,一见到新衣服,总故意嫌款式不好、价钱贵,“斥责”朱瑞芝花钱大手大脚。而一扭头,还要夸奖朱瑞芝:“俺这个媳妇就是好,心眼好、脾气好,十里八乡都难找!”公公虽说言语不清,但眼神里充满了对儿媳朱瑞芝的感激之情、称赞之意。
听到婆婆的“口头表扬”,朱瑞芝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。她说:“丈夫对俺好,对家庭负责,在外打工挣的钱都交给我,不赌博、不抽烟。孩子们工作努力,也很孝顺,一回到家就帮俺干这干那,怕俺累着。因此,我伺候老人、忙些家务,虽然辛苦,但很知足,也很幸福!”朱瑞芝激动地说:“伺候老爹老娘长寿,是俺最大的责任和心愿!”
朱瑞芝荣获2022年度“菏泽好人”、第三届菏泽“孝贤之星”称号。
通讯员 刘厚珉